幼童的數學觀念以生活情境為主,輔以趣味來帶動學習的動力,所以我們家數學啟蒙一開始都是從孩子在生活中有趣的事物開始帶,例如:我們家的小孩很喜歡球,我就會用球帶對比,並讓孩子數,以帶入孩子對量的觀念,也可以作為之後加減法的鋪陳。下面分別以對比/規律/找不同,來分享我們使用過的教具/書籍等。
一、對比
這類是最能在生活情境中找到孩子有興趣的教具,大約實際年齡兩歲前就可以帶入囉!讓我們來看看可以用帶入哪些對比概念。
(一)大小:我利用孩子喜歡的球,帶入孩子大小的概念,也可以帶入英語的big/small,例如:紅色的球比較大,藍色的球比較小。The red ball is big. The blue ball is small,如下面圖一。

我用小孩喜歡的球去帶大小的觀念,孩子答對之後,就可以一起去玩球了,增加孩子喜歡學習活動的動力。
(二)高矮:凡是有小孩的家庭幾乎都會買積木,所以我就會用不同顏色的積木來帶高低,例如:綠色的比較高,藍色的比較矮。我會特意讓孩子喜歡的顏色比較高,這樣孩子會很願意數數字,如下面圖二。

一開始我排給孩子數,問孩子哪邊比較高,哪邊比較矮,之後就可以換孩子自己組,然後爸媽來問,
因為有孩子自己組的過程,所以孩子就很願意數以及學習高矮。
(三)多少:多少概念建立起來後,直接可以帶入數字比大小概念,例如:5>3。我會用小孩喜歡的食物,來建立多少概念,例如:我家小孩很愛吃荔枝,
我就會問他哪邊比較多,比較多的給他吃,孩子為了吃喜歡荔枝,就會想辦法答對,之後直接帶入數字大小概念,例如:九個荔枝和三個荔枝哪個比較多,如果孩子說九個比較多,我就會給他九個。

當我問孩子哪邊比較多時,我會請孩子數兩邊的荔枝,再問他兩邊個幾顆,就可以順便帶入數量的概念,
此外, 這項學習活動可以慢慢進階為加法、減法,都很受孩童的喜歡。
(四)重輕:我家小孩一開始很難理解重輕的概念,所以我就拿天平秤來帶,一次就上手。我會告訴孩子重的那邊比較重,輕的那邊比較少,這個也很適合之後帶入數字比大小概念,例如:5>3,如圖四。

我先將數字的卡放在天秤旁,和孩子一起數數量
放在天秤上,再問孩子哪邊比較重,哪邊比較大,最後再告訴孩子 9 比較大,比較多。
二、規律
我來分享一個我家很喜歡規律加上操作的學習活動,請看下圖五。當孩子看到藍色正方形拍1下手,看到綠色圓形拍2下手,這樣協助孩子找規律,就可以問孩子空白的那格要填入什麼。圖型的部分也可以換上孩子喜歡的卡通或是動物,效果都很好喔!此外,這也可以換成操作的球,如圖六。


我放第一顆球時會說黃色,放第二顆時會說藍色,放第三顆會說紫色,放第四顆時會說黃色,
然後就依序問小孩下一個是什麼色,再放藍色球,再問孩子下一個顏色是什麼,再放紫色。
三、找不同
我要介紹一套很棒的數學圖畫書,就是安野光雅『進入數學世界的圖畫書』,以下的圖片皆取自於這本書。一開始會用很簡單的圖形,去讓孩子找不同,並請孩子訴說判斷的標準(如下圖七)。逐漸進入到生活情境,後面的學習活動更是餘留給親子間討論的空間,可以激發孩子很多想像力和創造力,例如:從下圖八中找出不同類的植物,我家小孩就說西瓜不一樣,原因是它比較大顆,這個解釋也很合理。我認同孩子的判斷標準,也會告訴孩子另一個標準,番茄是蔬菜,其他都是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