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列(sequences)在數學領域,是被排成一列的對象(或事件);這樣,每個元素不是在其他元素之前,就是在其他元素之後。這裡,元素之間的順序非常重要。
序列,看似只是數學概念,但是更可以落實在生活中,可以運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跟孩子們做遊戲,豐富孩子的排序方式與體驗。
「序列」的概念其實是從比較開始的,孩子依據觀察到的事物,先由「比較」開始了解特性;接著再依著這些特性進行排列,最後就形成了一個依此特性順序排列的結果。例如在一堆積木中,可能先發現了幾個大小不一的積木,藉由觀察到大與小的不同,然後開始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進行排列,形成了依照大小排成的序列。
以下列舉可以排序的參考:除了大小之外,還有多少、深淺、濃淡、輕重、粗細等,而序列的媒介也不只是積木,舉凡顏色、味道、觸感、聲音等元素,都可以做為幼兒體驗序列的好素材。
遊戲A大小排序適合年齡:1.5歲以上
排序玩具大小、襪子大小
另外家長也可將序數的概念融入序列的活動中,序數指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的概念,可以在完成一個序列之後,用孩子已經熟悉的序數加以描述。例如完成一個序列之後,與孩子討論「第一大」的襪子是哪一隻、「第二大」的襪子是哪一隻……讓序列的活動延伸到序數的概念中。
雙重序列:大小與顏色一起

遊戲B感官排序適合年齡:1.5歲以上
排序情緒起伏
請孩子做出喜怒哀樂的表情,然後加強強度,很開心還會怎麼樣?很生氣還會怎麼樣?加上肢體動作參與親子討論,如情緒(生氣、不生氣、開心、超級開心)。
聽覺體驗
可以自製米罐(將米放到寶特瓶中),請孩子搖看看、聽看看聲音,開始進階:很大聲用力搖,小小聲輕輕搖的聲音……可以讓孩子體驗聽看看不同的聽覺刺激。
其他聲音罐自製:豆子、沙子、鈴鐺等都可以放進瓶子聽看看聲音的變化。
遊戲C 時間序列適合年齡:2.5歲以上
植物生長順序
許多繪本都會有植物生長的順序,如:botany for babies、沈睡的種子、蔬菜是怎麼長大的呀?等等繪本,可以用最簡單的種綠豆等小活動來研究時間的序列。這邊設計的小活動是用家裡的樂高積木蓋章,變成植物生長的時間序列,最後可以接受剪下變成排序遊戲。
遊戲D形狀與顏色序列適合年齡:2.5歲以上
目前使用的是Mideer七巧板積木,可以先試排列一組給孩子參考,然後詢問孩子下一個是什麼呢?橫式與直式皆可嘗試排列,觀察不同的規律性。

尊重孩子的排序特徵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對於排序的特徵可能不同於成人,此時可先給予尊重,再探究不同排序的可能。如以衣服排列順序時,孩子可能以衣服顏色深淺進行排列,但成人可能著眼的是衣服大小的排列。此時可與孩子先行探究他排序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可以接著示範不同的排序原則。此舉可讓孩子了解,相同的事物也可藉由不同的排序特徵,形成不同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