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已經證實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都具備基本的數感。實驗發現幼兒看到糖果堆時,會很自然的伸向數量最多的那一堆。這種大略估算的系統是數學能力的基石,其他更複雜的運算都是建立在此系統上。(摘自科學人的博學誌 科學引領教養之路)
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演化而來,這樣才知道遇到敵人的時候根據數量多寡才知道要跑還是要戰,看到這段話的時候真是覺得大腦非常的神奇,原來寶寶小腦袋裡已經裝有數學的概念了,接下來我們就不用那麼緊張,只要按照小孩的發展一步一步幫他們把數感堆疊上去就好啦!
以下介紹幾個我會和孩子玩10以內數與量配對小遊戲
1.猜猜裡面有幾個?
在幾個相同的罐子裡(扭蛋或者底片盒)裝進不同數量的物品,如果是外表看不出來多寡,還可以讓孩子搖一搖聽聽看誰比較多?猜猜看裡面有幾個?
然後再讓孩子練習小肌肉自己打開罐子倒出來數一數,一開始點數常常會亂掉,這時候可以引導孩子把物品放在桌子的另外一邊,藉由手的動作去分辨是不是已經數過了;也會遇到明明數到五,卻回答三,這時候可以幫忙最後一個數字喊大聲一點加強印象,或者拿出百數表放在上面也可以喔。

2.我會變魔術!
當孩子開始練習數字排序的時候,這個活動很受小孩歡迎唷!
把數字卡放在桌子上排成兩排,請孩子把眼睛閉上,然後念一遍咒語例如:變變變,我把數字變不見!抽走幾張數字之後請孩子眼睛打開讓他找說出那些數字不見了,可以讓他自己排上去;之後也可以調換身分,大人可以故意說錯,看看孩子有沒有發現;如果想加入分與合,也可以問問孩子桌面剩幾張,我手上應該有幾張。

再來也可以準備一個袋子,裡面放入數個物品,配上咒語例如:變變變,我有好多寶物唷!讓孩子隨意抓取數量,然後進行點數,看誰先拍到正確的數字;有時候我會把數字卡放在較遠的地方,讓孩子可以加上速度的刺激感;或者抽一張數字卡,請孩子眼睛閉上後大人該數量的物品藏在一桶沙子裡,讓孩子尋寶,例如抽到五,挖出兩顆的時候問沙子裡面應該還有幾顆呢?

3.誰比較多?
當孩子認識數字和數量之後,開始要比較多寡時,一樣可以透過撲克牌、數字卡或者上一篇提到的樂高來進行活動。
可以從袋子裡抽出來先用眼睛比比看,如果數量很接近可以透過物品排隊搭配上數字卡加強數字之間的關係,排隊完還可以順便練習誰比誰多,多了多少?
接下來我要介紹一個我覺得很好用的教具

這盒裡面總共有五種顏色,每種顏色有十顆球,在管子裡面比較多寡非常容易看得出來之外,他附上的那根夾子是需要用到前三指也就是拿筆的那三指的力量,練習數量之外還練習到握筆。除此之外我也會拿來訓練短期記憶,例如我會出題黃藍綠橘藍,孩子需要背誦並把正確的顏色放入管內,再難一點可以家上數字例如 黃3藍2綠1。
既然提到教具,為了怕孩子覺得練習數量很無聊,也入手了幾款小小的教具,比起我自己製作美觀多了之外,也可以搭配繪本主題。
第一款是不織布材質,正面是數字反面是圖案,在數與量配對不是那麼穩定的時候,使用這個教具孩子可以自己檢查有沒有錯誤,並且可以練習加上單位。
第二款是小小冰淇淋
常常重複點數的孩子就很適合這款,剛好一個洞配上一顆糖球,減少失誤,而且看起來又清涼可口。

第三款是小小昆蟲家
看看瓶子裡抓到了什麼蟲子,會有幾隻呢?有時候我會用小方塊遮住蟲子當作抓到了,也是可以減少重複點數的失誤。

最後,還是要介紹一下桌遊,其實大部分的桌遊都要計算分數或步數,就會和數數能力有關,所以在玩桌遊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練習到。這一款桌遊特別強調練習0~10數與量的配對,裡面有多種玩法,比較特別像小方塊在袋子裡摸摸看是有幾個呢?或者搭配數字卡記憶的方式玩。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隨時隨地練習數數,例如今天下午茶要吃幾塊餅乾呢?
或者在公園裡可以揀10片葉子,有幾個人在排隊買飲料呢?走幾步可以過完馬路呢? 我們只要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就可以一起玩數學啦!